中国食品网-品牌农业。
专题
品牌农业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品牌农业 > 地方 > 正文

“三河净菜”丰富京津市民“菜篮子”

2025-02-27 10:03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初春时节,在河北省三河市利都农业生态科技产业园内,工人们将刚从地里采摘的蔬菜进行清洗、切割、包装……经过多道工序,这些沾着春日泥土的蔬菜摇身一变成为新鲜的净菜,随后被运往北京、天津的大型农贸市场和超市。从田间到餐桌,“三河净菜”8小时争分夺秒进京津,为丰富京津市民“菜篮子”做出了贡献。

利都产业园内的净菜生产车间。

  三河市利都农业生态科技产业园负责人杨万利指着生产线上的鲜切菜说:“北京紫光园的净菜、海底捞的香菇丁、西贝莜面村的黄西红柿丁,都是我们生产的。”凭借价格优势和技术优势,利都产业园生产的鲜切菜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杨万利自豪地说:“产业园的蔬菜加工必须在4℃以下的环境中进行,以确保产品的外观和口感。我们的沙拉装盘后4小时内不会软塌,卖相和口感都是一流的。”

  “我们不往远处运输,越是高价值的蔬菜,越要争分夺秒!”三河市菜营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靳士俊说,合作社每天向北京供应5吨蔬菜,占其总产量的60%。这些蔬菜不仅新鲜,还全部通过了国家无公害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成为北京市民餐桌上的“放心菜”。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带动当地1000多名村民参与种植。村民在获得收入的同时,合作社还为他们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生活更有了保障。

  环境自动控制系统、土壤活化与绿色施肥、水肥一体化先进设备……走进菜营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全自动化智能温室大棚,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靳士俊介绍:“我们选用优良品种,采用现代化技术,确保蔬菜的高效生产和品质保障。未来,合作社还将拓展销售平台,发展订单农业,推动‘三河净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三河市地处京津冀交界处,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三河市净菜产品能够在2—3小时内抵达京津地区的各大商超和餐饮店,满足了城市居民对新鲜蔬菜的需求。近年来,三河市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净菜产业发展。2021年,三河市出台了《优势特色种植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特色农产品为抓手,布局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净菜加工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通过“外引内培”双轮驱动,三河市吸引了多家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种植企业入驻,发展净菜加工产业。由于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三河净菜”产业迅速崛起,初步构建起与京津高效连接的现代农业生态圈。

  如今,净菜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三河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活力。数据显示,三河市年农业产值达18亿元,其中净菜产值接近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近一半。“三河净菜”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不仅提升了蔬菜附加值,还为农民提供了稳定收入来源。

  “作为环京津地区重要的‘菜篮子’,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三河区位和交通优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聚力打造集标准化、绿色化、智能化于一体的净菜绿色生产平台,为持续保障京津‘菜篮子’贡献三河力量。”三河市委书记付顺义表示。

  作者:石建平 王洋洋

分享到:

上一篇:山东济宁:实干迎春起新图
下一篇:新疆出台条例规范和促进矛盾多元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