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品牌农业。
专题
品牌农业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品牌农业 > 要闻 > 正文

应对价格剧烈波动,电商还能更有作为

2019-11-06 14:54        来源:农民日报

  这些年来,某些农产品“卖难”的新闻屡见不鲜。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背景下,从理论上讲,农户可以利用网络寻找需求,在生产前确定需求的品种和数量,签订生产协议,从而根据需求进行生产,也就弱化了价格波动的影响。但实际上,对不少农户来说,运用互联网服务和指导生产还存在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当前,首先,农户由于各种原因很难真正进入大市场,不容易直接对接最终消费者;其次,由于生产周期长、价格变动、信任机制不成熟等原因,双方都有可能不履行产前签订的合同。例如,采购者可能找到更便宜的进货渠道,农户可能找到了出价更好的用户。

  生鲜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既挫伤农户生产积极性,也会降低居民消费积极性,导致社会福利整体下降。针对生鲜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对社会经济发展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稳定价格措施,包括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形成合理的生鲜农产品定价机制,积极扶持农民合作社、协会等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民市场地位和维护农民利益,组织指导大型批发市场、电商平台和超市等到产地开展产销对接活动,以及建立生鲜农产品价格补贴机制等。

  除此之外,企业通过与产地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签订供货订单,根据生产成本、物流成本等确定农产品协议价格,以及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预测消费者对各生鲜农产品需求状况,从而提前告知农户组织合理安排种植生产活动也有助于稳定价格。

  当然,在构建农产品电商应对价格波动的有关机制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补贴力度不够、多头管理、缺乏系统高效的中介信息平台等。对此,可以建立生鲜农产品价格调节基金,提高对农户的收入补贴;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健全合作社管理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合作社积极带动作用;完善和优化生鲜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减少农户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对称;采取反周期调控措施,平抑生鲜价格剧烈波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农产品要想借助互联网稳定地卖出好价格,走向全国市场,也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和改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才行。

  农产品因其自身的生产特点和产品属性,不同产区出产的同类农产品品质本身就有差异,加上生产过程各产区不同,农户与农户之间,栽培和大田管理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这些都导致了不同生产主体的产品各有特质,甚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加之缺乏统一的产品分选标准,导致了在当前阶段线上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目前我国一家一户小农户的农产品作业,加之有些山区的地理环境,实现统一的标准化生产,在不少地方确有困难。

  农产品标准化,有些是方便消费者辨识产品质量,但更多是为了大规模生产、包装、物流的需求。然而,消费者多数不在意农产品形状是方还是圆,大小是否一致,包装是否精美,而更想知道口感、甜度,是否能保质保量地拿到产品。

  这些信息的不对称,大多可以通过一些网络技术及运营办法解决。例如可以通过农户在网上对产品的生产地点、质量的描述,线下小区展示和品尝,以及对生产过程的介绍等实现。实际上,电子商务最擅长的就是个性匹配,正好能够使得小农户的特性生产和消费者个性需求对接。

  至于现在常提的品牌化,的确可以帮助消费者辨识农产品的好坏,但小农户没有资金、精力和意识进行广告投入。如果是好产品,农村电商应该学会如何去体现产品的“好”,如何线上线下结合去体现自己产品的差异化,慢慢地培养建立起自己的忠实客户群和自己的品牌。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大力扶持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建立、持续、稳定、健康、规模化发展。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农村信息网络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推动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积极促进农户和优质电商中介平台有机衔接,引导农户加入农产品电子商务协会,低门槛进入电商网销,让农民搭上互联网销售平台的顺风车。同时鼓励支持帮助农户合作建立真正的代表自己利益的非盈利农民合作组织,建立自己的销售平台,扩大交易范围和交易数量,避免数字鸿沟,避免农民成为供应链中的弱势群体。

  而电商平台作为买卖双方交易的中间人,需要强化自身的声誉保障、售后维权以及监管认证能力,促进消费者和农产品商家信息对称。通过资格认证、信用担保和信息搜集等抵消性措施,以减少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重视维护消费者对产品评价功能,保障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销售,保障农产品质量与价格正确匹配。

  对于农民,积极学习电子商务运营知识和科学规范生产技术,依托电商协会建立农产品品牌,学会细分市场,分类自己的产品,通过优质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销售。另外,农产品的标准化和品牌化策略需要一定规模效应和资金投入,因此对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比如农业合作社或种植大户较为有利。

  实在不具备一定规模的个体农户为了避免无法实施标准化、品牌化的弊端,可以结合不断涌现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采用个性化或私人定制等方式实施差异化战略,提高产品品质和价格。总之,结合各地实际,通过各方协同努力,将有助于农民在参与电商时,更好地应对价格波动。

分享到:

上一篇:够专业讲服务 议价更有底气 ——来自山东安丘市田头市场的调查
下一篇:内蒙古额济纳:蜜瓜网上卖 种瓜甜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