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品牌农业。
专题
品牌农业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品牌农业 > 产业 > 正文

海水鱼,绿色养殖才有生命力

2019-09-09 09:55        来源:农民日报

  编者按

  如今,海水鱼类已经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为人们提供了优质的蛋白来源。作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水鱼产业近年发展迅速,成为满足消费者对新鲜、健康、安全水产品追求的主力之一。与此同时,粗放养殖造成近海环境破坏、海水鱼良种覆盖率偏低以及受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海水鱼养殖业发展面临困境。如何推动海水鱼产业向工业化养殖、绿色养殖、深远海养殖等方向高质量发展?本期我们邀请到了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黄海水产研究所的专家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由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等单位共同研究培育出的“虎龙杂交斑”是第一个被国家认定的石斑鱼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遗传性状稳定、口感好、价格亲民等特点。资料图

  海水鱼类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产业之一,目前年养殖产量超过140万吨,产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着各种问题。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等10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针对制约我国海水鱼养殖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提出要统筹优化主要养殖品种与养殖模式的产业布局及产业结构,促进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海水鱼主要有三大养殖模式

  发展历程与产量变动。我国的海水鱼类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规模化养殖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1984年,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产量仅为0.94万吨,但在渔业“以养为主”方针的指导下,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产业快速发展,随着南方海水网箱和北方工厂化养殖的兴起,海水鱼类养殖产量在2002年和2012年先后突破50万吨和100万吨,到2017年,全国海水鱼类养殖年产量已达141.94万吨。

  养殖种类与养殖产区分布。目前我国已开发近100种海水养殖鱼类。2017年统计产量排在前10位的品种分别为大黄鱼、鲈鱼、石斑鱼、鲆鱼、鲷鱼、美国红鱼、军曹鱼、河鲀、鰤鱼和鲽鱼,总产量82.93万吨,约占全年海水鱼类养殖总产量的65%。近12年来,大黄鱼、石斑鱼、海鲈的产量增长较快,鲆鱼2015年后产量有所下降,其他品种稳中有升。我国的海水鱼类养殖区域遍布广东、福建、山东、海南、天津等10个沿海省市,其中广东省产量最高,为54.04万吨。

  主要养殖模式。目前,我国的海水鱼类主要有陆基工厂化、海上网箱和岸带池塘三大养殖模式。2017年,三种模式的产量分别为24.01万吨、70.24万吨和47.69万吨。工厂化养殖分为流水养殖与循环水养殖,网箱养殖包括普通网箱和深水网箱。近年来,国内研发了大型围栏(围网)、养殖工船、大型钢结构网箱、深海渔场等养殖设施,推动中国海上设施养殖技术进步。

  科技进步显成效

  在过去的30多年中,科技在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苗种繁育技术取得突破、良种引进与良种选育成效显著。突破了一批海水鱼类的亲鱼培育、生殖生长调控和苗种繁育等关键技术,实现苗种规模化生产;大菱鲆、美国红鱼等良种引进成功;培育出了大黄鱼“东海1号”、牙鲆“北鲆1号”、“大菱鲆“丹法鲆”、石斑鱼“虎龙杂交斑”等一系列成活率高、抗病力强的新品种,推动了海水鱼养殖良种化进程。

  海水鱼类营养需求研究不断深入,配合饲料普及率逐步提高。研究海水鱼类品种的基础营养需求,为开发养殖专用配合饲料提供了精准营养需求参数;针对大菱鲆、大黄鱼、石斑鱼、卵形鲳鲹等海水鱼品种,开发出多种可替代饲料鱼粉的新型蛋白源及新型环保高效配合饲料,有效降低了产业对鲜杂鱼、国外进口鱼粉的消费量。

  查明多种病害病原,疫苗研制取得新进展。开展系统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主要病害的病原与致病机理,研发鱼病健康防控技术,在疫苗研制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华东理工大学的大菱鲆腹水病疫苗、鳗弧菌疫苗,西安斯凯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鱼乐”多联疫苗等均已获生产批文。

  养殖工程技术不断进步,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建立近海小型网箱、工厂化流水养殖和岸带池塘等设施化养殖模式,研发并应用工厂化循环水系统、抗风浪深水网箱、工程化池塘和大型围网、围栏、养殖工船等先进养殖设施与工程技术,推动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向绿色高质量方向转型和发展。

  产业难题待破解

  我国要实现海水鱼养殖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尚存在资源环境制约、生产方式转型、技术工艺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等问题。

  海水鱼类养殖品种集中度偏低,良种选育研发滞后。2016年我国海水鱼养殖产量仅占全部海水养殖产量的7%,总量偏少。具备一定养殖规模的海水鱼类近30种,品种集中度不够。目前海水养殖鱼类12个申报审定的新品种中,半数为鲆鲽类,良种覆盖率较低,种质退化严重,亟待推进种业创新,培育新品种,从源头保障水产养殖绿色发展。

  海水鱼类主要养殖生产方式粗放,适养空间拓展能力不足。我国的海水鱼类养殖产业现阶段仍以传统、粗放的养殖方式为主,深远海养殖工程装备落后、配套保障能力弱、适宜养殖品种与相应养殖技术研发滞后,影响了近海生态环境和产品质量,亟需实施“绿色发展”升级改造工程。

  缺乏应急机制与保障措施。海水鱼类养殖疾病防控缺乏有效手段、养殖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偶有发生、配合饲料普及率不高等问题较突出,亟需研发养殖病害绿色防控技术,提高配合饲料普及率,建立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体系。

  产业链末端的加工产品开发不足,市场拓展受限。目前,在海水鱼养殖产业中,养殖鱼类加工产品种类少且规模不大。加工、流通及服务产业发展薄弱,亟待完善产业链,促进养殖产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从业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海水鱼养殖产业中仅有少数几个品种成立了产业协会,在行业自律、生产者行为协调、市场风险应对等方面的产业组织化建设明显不足。同时,从业人员年龄老化、思想观念陈旧、素养技能不高等问题突出。

  对策建议解难题

  “高效、优质、生态、健康、安全”是海水鱼类养殖产业绿色发展的具体追求。针对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的三大主导生产方式,突出绿色发展,协调好海水鱼类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推进海水鱼类传统养殖方式向工业化转型升级。建议加强海水鱼类工厂化循环水、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装备与技术研发,推动海水鱼类养殖模式转型升级。研发绿色环保新型养殖网箱,优化网箱养殖布局和工艺,建立生态友好型健康养殖新模式。在海水鱼类主产区建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工程化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近海传统网箱养殖升级模式”示范样板,推动全区域养殖产业升级。

  研发高效专用配合饲料及绿色安全病害防控技术。加强专用配合饲料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建议限制鲜杂鱼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海水鱼类流行病学研究,加快多价、多联疫苗的开发和使用,逐步替代传统抗生素等化学药物。科学规范水产疫苗审批流程、支持水产养殖疫苗推广,为海水鱼养殖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构建深远海养殖生产方式,拓展海水鱼类养殖新空间。着力构建深海抗风浪网箱、大型养殖平台和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主体模式,打造深远海养殖技术研发、设施与装备制造和安全高效养殖基地,构建深蓝渔业生产体系,实现我国海水养殖空间的有效拓展和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助力我国“蓝色国土”长期守护。

  加强海水鱼加工、流通、服务业培育,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研发海水鱼类绿色高值化加工技术及适应市场需求的加工产品,引导大众消费观念的转变。加强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培育海水鱼品牌产品,通过延长产业链引领海水鱼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制定适宜的财政补贴政策,促进养殖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建议对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近海传统网箱养殖升级模式”“工程化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给予资金补贴,鼓励向绿色养殖生产方式转型升级。

  本文作者系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分享到:

上一篇:校园食品安全风险排查启动
下一篇:让老百姓有肉吃,让养猪者有钱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