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5 09:39 来源:新华社
福建省长汀县融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育秧大棚中,在自动化水肥设备的精心“照料”下,数千亩稻田的稻秧嫩芽破土而出。
“年前到现在,一点没耽搁。我们带领400多名社员,已种下1万多亩烟叶,两千多亩槟榔芋,还有三千多亩早稻这个月种下田。”融万家合作社负责人傅木清说,合作社自有和托管土地1.8万多亩,生产全部在按计划进行。
傅木清有着近15年农业规模化经营经验。他说,合作社又积极联系在家劳动力种下芋头。现在用工和农资都恢复正常,刚好抢抓育秧,保障早稻生产。
随着物流畅通、订单逐步恢复、工人复工,宁化县新绿金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新一年生产经营“活力”正在找回。而正月期间,受疫情影响该公司200多亩辣椒一度滞销,60多亩番茄秧没人整藤上架。
“当下除温州地区和省内学校外,其他客户辣椒订单基本恢复。60多名工人已全部复工。”新绿金公司负责人林新说,公司有种植基地560多亩,目前还有200多亩待开发。下个月,公司将按计划扩大生产,并着手拓展草莓、小番茄采摘产业。
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一些生产经营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农业产业大户,目前正通过政府帮扶和积极自救,破解难题。
长汀县所在的龙岩市是畜牧生产大市。针对畜禽压栏,当地政府积极组织国企收储,并发动农业农村、商务、供销等部门联手帮养殖户拓展销路。目前,成功将500多万羽(只)压栏畜禽减栏近八成,稳定了养殖户信心。
“政府联系冷库和电商平台帮我们收储和推广销售,现在陆续有人买鸡了。”长汀县兰秀家庭农场负责人蓝晓红说,年后酒店、活禽市场等销售渠道阻塞,繁育、养殖的河田鸡滞销,并导致资金流转不畅,但现在心里不慌了。
除了打通供销,地方政府在农资、技术、融资等多方面,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帮扶,也起到了稳定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作用。
受疫情影响,福建得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60万株百香果果苗,有30多万株滞销。公司负责人、百香果繁育种植大户钟海扬表示,如这些苗卖不出,新一季种植、育苗就没钱买肥料、付工资。
2月下旬,长汀县相关部门获悉后,积极商请福建省农资集团和省农林大学专家,为钟海扬送来农资和最新品种果苗。钟海扬说,目前在政府帮助下贷款也有望延期还款。现在他一边在积极销售当季果苗,一边着手培育新品种果苗,期待下半年取得丰收。
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在主动总结产销经验教训,积极提高生产经营抗风险能力。
“新茶就要采摘,现在合作社正在积极联系大型茶叶公司,寻求合作。”宁化县中沙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金发说,合作社共有上万亩茶园,是县里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以前合作社的茶虽品种多但精品少,且主要是自主销售,容易滞销。现在他们正在寻求向订单生产和高质量生产转型。
而在新绿金公司、兰秀家庭农场等一些种养基地内,生鲜食品储藏设施和自主电商销售渠道目前正在建设。“这主要是为降低短期滞销损失风险考虑,接下来公司还将专门探讨应对突发情况生产经营策略。”林新说。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福建省春耕备耕和农业生产整体较平稳,当地政府继续从贷款、农资供应、技术指导,以及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加强对规模化种养的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