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5 09:36 来源:中国农村网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四川省内江市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组在内江市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市指挥部及省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组的坚强领导下,补齐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薄弱环节,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
●闻令而动畅指挥
疫情就是命令。内江市农业农村部门听令而行、闻令而动,在1月24日四川省应对疫情Ⅰ级响应启动后,内江市委市政府赓即安排部署,市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健全了领导机构,明确了六个工作小组,落实了要素保障,奔赴抗疫一线,打响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枪。
2月2日,为加强对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协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成立了以内江市委副书记余先河任组长,市委一级巡视员黄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田文平任副组长,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等13个市级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组,迅速整合各系统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建立联络员对接、领导包片联系、重点问题督办等工作制度,加强与省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的对接,统筹协调县(市、区)和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部门的工作力量,推进工作落地落实,实现了指挥通畅、上下联动、协同高效。
●联防联控战疫情
防控就是责任。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坚持村子为战、社区为战,划片包干、网格管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
在全省率先出台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23条措施”,进一步统筹力量,突出重点,明确职责。发出了《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党员干部的倡议书》、《致全市农民朋友的倡议书》,号召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党员干部争做初心使命的践行者、疫情防控的先锋队、农村安全的守护人,引导全市农民群众做到疫病防控“十要十不要”。
精心编制《村(社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要点十条》,细化操作规程,推动村级防控依法、科学、有序。创新开展新冠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非洲猪瘟“三疫”共防,确保疫情期间全市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实现了“部门联动、上下联动、群防群控、同防同治”的既定目标,保证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实。
截止目前,组织部门指导1607个村党组织,发动2万余名队员组建村级专门队伍,做好重点人群排查管控等防控措施落实;宣传部门组织指导各级各部门设置宣传点,出动宣传车3.4万余辆次,印发宣传资料615万余份;政法部门落实农村地区76个片区、1607个防控网格的精细化管理,累计排查1月1日至2月1日从湖北省到内江农村地区人员1.6万人,累计排查2月2日至3月1日市外到内江农村地区人员2.5万人;卫生健康部门组织镇、村医务人员做好体温监测、预检分诊等工作,同时为出省务工和返岗农民工提供免费健康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已有48.1万农民工健康安全有序返岗复工,通过专车包车专列(厢)出行1.32万人;市场监管部门做好农村聚控劝导工作,劝停坝坝宴等群体性聚餐13万余桌;民政部门推行低保等救助在线申请,巡查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众31.6万人次,为全市142个农村敬老院提供封闭管理服务。
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从I级响应降为II级响应后,农村地区继续做到疫情防控不松懈,截至3月2日12时,内江市在村(涉农社区)设置宣传服务点共3089个,落实值守人员1.1万余人,主要为村民提供防控知识宣传、体温检测、外来人员登记、农民工健康服务等工作。目前,内江市农村地区共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4例,累计治愈出院11例,连续16日无新增确诊病例,疫情形势平稳,各项防控措施到位,切实保障了农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不误农时备春耕
春耕就是耕耘。一年四季,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时节不能错过。内江市一方面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抓好春耕备耕工作,召开了春耕生产视频会,组建了党员服务先锋队,全方位助力春耕生产。发出了《致全市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提醒广大农民群众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请广大农民朋友:做好个人防护,搞好农事活动,做到防疫和生产两不误。要做到大田要管早、种子要买好、农药要认到、水肥要施巧。当前,天气晴好、虫少病轻、土壤有墒情,有利于春耕各项工作开展,内江市春耕备耕准备充分,农资充足、价格平稳,全市备种411万公斤、化肥11万吨、各类农机具5.9万台(套),均占计划用量100%以上。
内江市将努力抓好农田建设,提升生产能力;落实惠农政策,稳定播栽面积;加强培训指导,确保技术到位;支持土地流转,发展经营主体;强化防灾减灾,降低危害损失等措施的落实,确保全年粮食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稳中有升。今年大春计划播种面积432.85万亩,比上年增加2.43万亩(水稻计划播种122.6万亩,比上年增加0.18万亩;玉米150.51万亩,比上年增加0.05万亩;大豆53.68万亩,比上年增加2.19万亩;其它作物106.06万亩)。实现全年粮食总产170万吨以上,油料12万吨以上。
●生猪保供稳民心
民心就是政治。物价稳则民心稳,生猪稳则物价稳。把生猪稳产保供作为民心工程、民生任务抓紧抓实。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解决猪肉等“菜篮子”农产品产销脱节、市场价格持续上涨问题,内江市启动了以生猪为主的“菜篮子”产品保供日监测报告制度,组织生猪规模养殖场有序出栏,每日出栏生猪5000余头,建立了201家生猪、蔬菜等生产单位保供储备库;开展猪肉等农产品配送至社区行动,设置配送网点206个;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抽样监测的146个农产品合格率100%;加大生猪生产,截止2月底,生猪补栏12万头,存栏数达100万余头,比去年底增长15%;加大小家禽、家畜供应,主城区每日供应市场白条鸡、鸭、兔等1.2万只以上;通过多措并举,确保了疫情期间全市农产品供应充足,猪肉价格从最高每斤45元回落到目前的30元左右。
●上门服务抓复工
复工就是担当。面对此次危机和大考,内江市一手加强“硬防控”,一手加强“软服务”,实行一企一策一专班,一对一,点对点,门对门的服务模式,科学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重点抓好政策落实。出台了市级龙头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指南、农业生产供应补贴指南,做好国家、省市关于复工复产的相关政策落地落实,指导复工复产企业落实防控主体责任。
凝心聚力抓好上门帮扶,坚持上下联动,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成立了24支党员先锋服务队,413名党员干部开展上门服务1500余次,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做到“一事一报一研究”,细化措施,解决问题800余个。目前,全市10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已经有96家复工复产,复工率95.1%;农民专合社复工率98%;家庭农场复工率 98.8 %。
上一篇:青岛出台恢复农业生产12条扶持措施
下一篇:四川犍为: 构建五环十园现代农业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