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品牌农业。
专题
品牌农业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品牌农业 > 地方 > 正文

内蒙古:大喇叭响起乡村防疫“最强音”

2020-02-18 10:18        来源:农民日报

  “年不拜,礼不随,餐不聚;不传谣,不信谣,科学防……”上午8时,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宁中村的“村村响”大喇叭准时响起,正在播出《疫情防控三字谣》。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小城子镇各村的大喇叭就“忙碌”了起来,镇党委、镇政府统一制作音频,每天上午8时到下午3时,各村按时播放疫情防控宣传知识。

  为了让宣传更接地气,小城子镇的干部在宣传内容的编写上下足了功夫,除了《三字谣》,镇里还录制了独具特色的宣传音频:“各位村民,疫情当前,在家最安全,今天到处去串门,明天肺炎找上门”“现在请吃饭的都是‘鸿门宴’,待到春暖花开之时,我们再相约”……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村村响”宣传工作全面启动以来,旗里录制了《致全旗人民的一封信》的蒙汉双语音频,全天滚动播放,宣讲推送疫情防控知识,引导群众自发参与疫情排查,动员返乡人员主动登记、主动隔离进行医学观察。

  “头几天,听了一些疫情的传言非常害怕,今天听了广播后才知道是谣言,心里的大石头终于可以放下了。”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郊外八方村村民张万坤听了广播后,疫情防控意识明显增强。外出买菜,他总是戴上口罩,进屋第一件事就是先洗手,再打开窗子通通风。如今,阿鲁科尔沁旗的245个行政村的“村村响”大喇叭全部都响了起来,每天早起先听大喇叭成为农牧民的习惯。

  目前,赤峰市12个旗县区的广电部门及时启动“村村响”应急广播系统。在全市2165个行政村,8660个大喇叭响了起来。村头的大喇叭打通了疫情防控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也成为发动群防群治、抗击疫情的主要宣传阵地。

  “全体村民注意了,这次肺炎疫情挺厉害的,大家要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可不要走亲访友,不要乱串门,出门就把口罩戴上……”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苏独仑镇圐圙补隆村二组组长任学义在大喇叭上用河套方言宣传防疫知识的声音被人发到微信群里,得到广泛传播。

  这段时间,像圐圙补隆村二组一样,乌拉特前旗许多村组每天都会定时响起大喇叭,村组干部通过大喇叭用接地气的话语,呼吁群众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巴彦淖尔市实施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苏木乡镇和嘎查村联系服务群众的作用,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控网络,发动群众、群防群控,管好自己的村社,减少人员流动。利用村社大喇叭、微信群,宣传疫情防控资讯、防控科普知识。

  五原县将录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宣传材料音频滚动播报,提高村民的知晓率和防范意识。目前,该县共有“村村响”应急广播大喇叭128套,覆盖117个行政村和11个农场分场。乌拉特中旗充分利用农村牧区应急广播系统,传播防疫知识、发布权威信息,引导和教育群众自我防控,共同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目前,乌拉特中旗融媒体中心调整播出时间,每天上午10时、下午4时进行广播,传播防疫知识、发布权威信息,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掌握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增强防控意识。

  “乡亲们,这个春节咱就在自家小院过,别走亲戚串门子,邻居也别三五成群地往一起凑。出门都把口罩戴上,别觉得不习惯,有外来人口到村里,发现要及时报告到村委会,红白事别办酒席了,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一大早,在通辽市库伦旗先进苏木查干台嘎查,村党支部书记李树春的提醒通过广播传到了每家每户。

  “每天早中晚播3次,还有防疫常识蒙汉双语音频,真是太贴心了!”乡亲纷纷表示,通过大喇叭反复提醒,大伙儿对疫情防控真正重视起来。

  库伦旗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查干说:“入户宣传时,发现村民对疫情的认知度很高、配合度很好,基本是人人皆知了,大喇叭效果真不错!”

  连日来,通辽市在8个旗县市区紧急启动应急广播“村村响”重大疫情宣传机制,上下联动,向农牧民家家户户同步发声,全市2365个行政村有9460个大喇叭,加上各地自行购置安装的自然村大喇叭,覆盖了通辽市大部分农村牧区,行政村所在地覆盖率超过90%。距离平台较远收不到信号的部分嘎查村,则利用“村村响”收扩机终端话筒和优盘播放各项疫情防控举措,传播疫情防控知识等,并辅以微信和宣传单等手段补充宣传,其中680个民族嘎查用蒙古语播出。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种子协会联合广大种企战疫情保春耕
下一篇:2020年种植业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