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品牌农业。
专题
品牌农业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品牌农业 > 要闻 > 正文

唐志评科技扶贫的“土专家”

2020-01-17 15:03        来源:农民日报

  2018年秋天,广西兴安柑橘滞销,12万斤果烂橘园,倾倒路旁,226家果农遭遇损失,一脸苦相。

  2019年秋天,兴安柑橘货畅其流,24万斤好果成为“抢手货”。果农们拨拉着果子,笑着说:“果好、‘路’通、人给力。”

  他们所说的“人”,名叫唐志评,是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的一名科技特派员。

  唐志评是个“土专家”:在县水果技术指导站干了30年,把兴安10个乡镇的水、土、塘、温、虫、蛾都了解个遍,对适宜水果种植的各项条件烂熟于心,从土里刨来的“经验”很管用。

  5年前,兴安柑橘产业遭遇“黄龙病”,唐志评到处游说“砍!一棵莫留!死得干净,活得才洒脱!”这“黄龙病”是柑橘病时的“癌症”,不死也是祸。于是,全县的柑橘一夜之间换上了“南丰蜜橘”,两年开始挂果,三年盛产,柑橘产业重振“雄风”。现在,全县的“南丰蜜橘”年产量达24万斤,产值达到7亿元,带动贫困户510户1555人脱贫,成为脱贫大产业。

  唐志评这位“土专家”擅长“田野沟通”。唐志评每日都要到田间地头去,走访果农的果园,观察并了解果树的生长情况,查看其是否有病虫害,为农户购进果蔬种子或苗木提供咨询。

  农民什么最缺,他就专门“进补”什么。他举办各式各样的种植技术培训班,辣椒、葡萄、蜜橘、罗汉果和猕猴桃等作物全在他的笔记本上;果蔬的生长习性、繁殖方法、栽培技术要点,一一罗列;常见病虫害及解决方案等条分缕析,唯恐遗漏。什么品种施哪种肥,打哪种药,事无巨细。有时,连盖个尼龙膜,支个架,他都要把握“方向”。

  兴安贫困人口主要在山区,山区土地贫瘠,种植难度大。唐志评在兴安种了20多年,种植面积14.6万亩,产值达15亿元的葡萄产业,如何才能“上山”助脱贫?这个问题成为科技特派员的大课题。为此,唐志评查资料,向高校老师请教,在海拔400多米的山上住下来,体验温差,又比对适宜山区种植的葡萄品种,最终选定了“温克”品种,经过3年的试种,大获成功,山区几个乡目前已种植5万亩,产值达到6亿元,带动贫困户1120户,为山区脱贫打好了产业基础。

  2019年10月8日,兴安县城银杏广场,喜庆的锣鼓声中,“兴安县电子商务产业中心”成立。这是在唐志评和科技特派员们的倡议运作下建立起来的。2018年的柑橘滞销,他看到了水果丰产却销售不畅的问题。如何畅通销路?外出学习时了解到“农业+互联网”是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有效途径,唐志评和科技特派员们建议县委县政府巧用媒体,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平台销售;利用网红流量,与“巧妇9妹”“小六搞野”“乡野丫头”等今日头条运营团队打通破解蜜橘滞销“经脉”。通过“党建+电商+物流+金融+扶贫”服务模式,线上商城、农村电商,一齐使力,才使2019年的柑橘卖得出、有得赚。

  唐志评所服务的高尚镇等乡镇地处石漠化山区,土地土层厚度薄,植被稀疏,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普通的果蔬存活率低。2018年底,唐志评考察后从邻县引进了一个新的甜柿品种——日本太秋,再联想到兴安县遍布山间的野柿子,他向专家请教得知,太秋早熟、树势强、结实的特点,适宜在海拔300-700米的山地种植。他在兴安县农业局的支持下引进日本太秋并建立“兴安县农业农村局甜柿示范园”,纳入2019年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项目,创立了近30亩的“兴安县农业农村局甜柿示范园”。2019年,唐志评所栽种的日本太秋结出了丰硕果实。

  在金石山区种植百香果、猕猴桃,在白石山区种山地葡萄,在高尚镇凤凰村种植紫玉淮山,在漠川种辣椒……一个一个新的品种,在“土专家”的尝试下,在贫困村结出“脱贫果”,他又让这些“硕果”沿着“网络”的时代通道,销往全国各地,成为国人桌上的美味,品尝到科技的“甘甜”。

分享到:

上一篇:安徽颍上县 “三水”产业带来的蝶变
下一篇:卢伟金银花串起农家女增收新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