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品牌农业。
专题
品牌农业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品牌农业 > 地方 > 正文

绿色打底擘画生态扶贫试验田 ——江西省莲花县生态扶贫试验区建设观察

2020-01-17 14:49        来源:农民日报

  

  莲花县吉内得有机和特色水稻生产基地。资料图

  隆冬时节,走进赣西边陲的革命老区莲花县,群山环绕,山水相间,薄雾缠绕,层林尽染,犹若一副绿水青山水墨画。不久前,莲花县获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这一荣誉背后正是莲花县坚持走“生态立县,绿色发展”之路的坚守,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刻实践。

  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莲花县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紧抓江西省生态扶贫试验区建设试点县机遇,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打赢脱贫攻坚战战略深度融合,通过生态治理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生态种养脱贫一批、生态旅游脱贫一批等“四个一批”,全面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努力打造赣西生态扶贫先行区、全省生态扶贫试验区、革命老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扶贫示范区。

  厚植生态优势,实施一批生态扶贫工程

  莲花县森林覆盖率达73.78%,境内丘陵起伏,河流众多,自然资源丰富。自生态扶贫试验区建设试点以来,莲花县厚植生态资源优势,探索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新模式,逐步走出了一条结合生态保护补偿推进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

  坊楼镇东边村充分利用莲花县生态扶贫政策,大力发展林果产业。通过村干部或致富带头人带头领办、村党员主动参与、村民自愿参与、贫困户统筹参与的产业发展的“一领办三参与”新模式,建立种植布朗李示范基地100亩,辐射带动党员、群众、贫困户种植布朗李375亩,黄桃、黄金梨、杨梅、井冈蜜柚等480亩,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5000元。另外,布朗李采摘带动了百合基地和红枫林等景点发展乡村旅游业,每年吸引县外游客10万余人次。

  近年来,莲花县因地制宜发展兼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林果产业和林下经济产业。仅2018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2万亩,补助资金910万元;低产低效林改造5.31万亩,补助资金1060万元;封山育林和天然林保护面积23.7万亩,补助资金392万元;集体生态公益林管护31万亩,补助资金400万元;果业扶贫面积约3400亩,涉及贫困户约1000户,补贴资金34万元;油茶造林约4800亩,涉及贫困户约600户,补助资金393.6万元。

  结合精准扶贫,探索政府购买生态环境管护服务机制创新,成为莲花县推进生态扶贫的一抹亮色。2018年,莲花县选聘了345名贫困户担任生态护林员,267名贫困户担任生态护河员,800多名贫困户担任保洁员,每人每月发放工资约1000元左右。通过贫困户参与生态保护,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实现贫困户增收。

  创新扶贫机制,打造一批生态扶贫产业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莲花县将打造生态产业作为生态扶贫的重要抓手,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打造了一批生态扶贫生产基地,通过订单农业、土地流转、“借牛还牛”“借鸭还鸭”、提供就业岗位、发展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等形式,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莲花县吉内得有机和绿色水稻生产基地位于高滩村,这里地理位置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稻米生长周期长,土壤富含硒元素,生态环境绝佳。基地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通过“老种子+传统耕作”的模式,将贫困户嵌入到生态循环产业链上,探索出了一条生态循环有机水稻模式。

  高滩村十组贫困户罗道启,儿子肝硬化,每年治疗费用要几万元。2017年,在吉内得公司带动下,通过“借牛还牛”模式,领养了3头牛。有机稻田产生的稻草给贫困户喂牛,牛粪还田,增加土壤肥力,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模式。农忙时节,罗道启带着牛在稻田犁地,一天还可以赚200元。

  “上个月刚卖了一头牛,像我们这种生态养殖的牛肉价格高,卖了1.4万元。”据罗道启介绍,依托吉内得公司的带动,实现了多重收入,流转给公司7亩撂荒地,每亩流转费420元,务工收入每月2700元,加上种植油菜及平时出售土特产的收入,去年挣了近4万元,罗道启轻松实现脱贫。

  像罗道启这样的当地村民还有很多。该基地还推行鸭稻共生、稻田养鱼等扶贫模式,并通过订单农业带动了莲花县传统大米产业转型升级,实现1225户农户增收,被国务院扶贫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定为全国就业扶贫基地。

  无独有偶,莲花县胜龙牛业坚持生态养殖,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在良坊镇清塘村、梅州村、高坵村贫困户领养了500余头“扶贫牛”,在良坊镇梅州村等贫困村发展了2000亩皇竹草产业,带动1400余户贫困户增收。

  莲花县与井冈山大学、安徽霍山县跃胜百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百合扶贫产业进行深度合作。井冈山大学负责提供先进的科研技术和强大的专家技术团队,霍山县跃胜百合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百合种植销售加工等。一年来,带动24个村8000余农村劳动力从事百合种植,种植面积达1500余亩,每亩年收入达8000元左右。

  近年来,莲花县以“立体循环农业、高效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为发展方向,建成荷花博览园、优质水稻油菜示范园、高效蔬菜示范园、农产品加工物流贸易产业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吉内得新田园休闲综合体产业园、井冈缘杜鹃红生态园等现代田园综合示范平台,打造了一批坚持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的生产基地。

  开发“红色+绿色”资源,发展一批生态文旅产业

  莲花县既是国家级生态县,又是红色革命老区县。莲花县依托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研发了一系列红色党课,并按照“课堂在田野,吃住在农家,人人当教员,百姓齐参与”的理念思路,于2016年10月在坊楼镇沿背村组建了全国第一所没有围墙的干部学院——甘祖昌干部学院,纳入了中央组织部党性教育培训基地备案目录。截至2019年10月底,已吸引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4万余名学员前来学习培训,成为红色培训的新地标,开辟了革命老区以红色培训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径。

  目前,沿背村已开办民宿55户,其中贫困户9户,共有床位220多个。三年来,全村民宿总收入达439万元,户均增收8万元。同时,与江西银行对接联络,组织沿背村既不能参与讲课演出,又无法开办民宿,也没有提供公益岗位的24户贫困户,免息贷款购买了4辆旅游大巴车、2辆商务车,组建成立了客运车队,让贫困户变“分红户”。从2017年11月至今,大巴车队运营收入达130余万元,入股的贫困户每年每户可获得3600元的“分红”收入。

  与此同时,莲花县不断丰富“绿色”文化资源,着力推动境内各类生态资源系统开发,促进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系统融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打造人民安居乐业的“莲花福地”、国内知名的四季花海旅游目的地,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莲花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莲花县生态旅游扶贫通过以“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户”模式,引导贫困户参与生态旅游产业建设,让贫困群众在旅游开发中增效、增收。全县44个村纳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规划建设一批以农事体验为主的农家乐旅游产业项目。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产业,成立莲花旅游发展公司,形成以市场为主体的旅游投资实体,促进生态旅游扶贫示范带跨越发展,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近年来,莲花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着力构建生态制度、生态质量、生态经济、生态创建、生态惠民五大新高地,努力打造“莲花福地”“红色绽放”“生态文明”三大名片,实现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双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为革命老区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态扶贫探索新路径。

分享到:

上一篇:河南2019年为4.36万农民工讨回薪酬3.62亿元
下一篇:安徽颍上县 “三水”产业带来的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