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7 11:04 来源:农民日报
特色小镇是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遗憾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大干快上,把特色小镇建设当作“票子”和“帽子”,重数量不重质量,求速度不求方向,导致特色小镇走向了“政绩化”的歪路。“政绩化”之后的特色小镇,重地产轻产业、重开发轻管理、重商业轻文化的现象比较普遍。
一些地方打着“小镇”旗号,行“圈地”之实,沦为房地产开发的翻版。翻开国内百强房地产企业的名单,大多数房企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到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当中。在地产调控趋严、融资受限、财政吃紧的大环境之下,房企“过冬”,地方政府“勒紧裤腰带”,都面临增长压力,特色小镇似乎是“天降甘霖”,在一些地方,房企和相关机构不约而同地“躁动”起来。他们热衷于走土地财政的老路,通过投机搞“假小镇、真地产”,这种欺上瞒下的操作,可谓是把特色小镇的“好经”给念歪了。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特色小镇的政策红利下,用建设工业园区的思维,规划特色小镇。开发商借助特色小镇的“帽子”,获取廉价工业和商业用地,行房地产开发之实;为了弥补前期投资,从当地政府手中通过一级土地整理拿到不少优质且便宜的二级土地进行开发,不仅通过价差牟取暴利,而且还推高了当地房价。再就是在目标引领、资金倾斜之下,一些地方急于求成,规划出特色小镇名单、建成时间和规模,层层分解具体任务,习惯性地打造“形象工程”。还有一些本身没有相关产业基础的地区紧追新潮概念,盲目打造人工智能小镇、电商小镇、基金小镇等等。
此类形象工程的做法,往往是要了“面子”,丢了“里子”,致使所谓的“特色小镇”成为“民怨工程”。事实上,真正的特色小镇建设,不只要建设“硬环境”,更要营造“软环境”。交通的便利、设施的完善等“硬环境”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基础。在不断完善硬环境的同时,要让特色小镇有持续的生命力,还需要在“软环境”上寻求新的突破。比如,积极招才引智,优化生活环境、教育环境、医疗环境等,让人才在特色小镇也能享受到与大城市一样高质量的生活品质和生活保障,让人才落户没有后顾之忧。
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对已公布的两批403个全国特色小城镇、96个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开展定期测评和考核。这种考核机制,意味着499个特色小镇如果没有后期管理和运营,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也意味着迈进特色小镇的门槛就可高枕无忧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不重视后期管理运营一味粗放式发展的特色小镇之路已经行不通了。
一般来说,重开发、轻管理的发展模式对任何项目来说,都是不可持续的“短命模式”。这就和抚养孩子一样,如果“只生不养”,孩子注定无法健康成长,最后多半会因为种种缺失引发悲剧。如此简单的道理,对于治理经验丰富的地方政府来说并不难懂。可依然出现重开发、轻管理的问题,这是扭曲的政绩观作祟、个人利益绑架了集体利益所导致的恶果。
为了解决问题,国家发改委2018年底曾发布通知,要求不再强调特色小镇的数量,而是强调质量。及时纠偏,重归“市场主导、自然发展”。政策的校正,必将有利于推动特色小镇提质升级与优胜劣汰,优质的特色小镇也必将会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汇聚而来,从而真正展现出特色小镇应有的生命力。
对于因重开发、轻管理而被淘汰的特色小镇,监督部门要落实责任,该追责的追责,该处分的处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收到“治病救人”的效果,不再让这种模式伤害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地方政府在特色小镇的发展浪潮中需要保持一份清醒和明白,不动歪心眼,不得“红眼病”,踏踏实实下足真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人民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