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7 11:02 来源:农民日报
蓬勃发展的江苏乡村旅游业。
“蘇”,是一片水草丰茂、人杰地灵的富庶之地,也是一片鱼翔浅底、百家争鸣的创业沃土。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一大批乡土人才、返乡“归雁”扎根江苏农村、投身现代农业,变身农村“双新双创”带头人,在大江两岸、蓝海之畔蝶变升级,以新理念、新思维、新技术改造农业、美化环境、带富乡邻,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江苏既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它以占全国不到4%、人均不足0.9亩的耕地,生产了全国5.5%的粮食、6.5%的蔬菜、3.9%的肉类和5.7%的禽蛋,创造了全国6.4%的农林牧渔增加值,全省8000多万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评价,“这对一个东部沿海省份来说很不简单”。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新农人的引领、带领,创业、创新功不可没。据统计,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超过20万家,每年培育高素质农民20万人,返乡下乡人员数量超过25万,先后创办各类主体1.7万个,带动30多万人就业,10人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
为了给农村创业创新主体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江苏适时推出新政策、搭建新平台、探索新机制、形成新优势。在全国率先出台《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更快更好参与乡村振兴的意见》,印发《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促进全省乡村振兴的通知》。近五年,省级预算安排乡村振兴相关专项资金近2500亿元;建立“鑫农贷”龙头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保障农业龙头企业200亿元贷款需求;在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开设“农业板”,350余家农企挂牌上市。全省203家创业创新园区、40个省级融合发展先导区、5个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26个三产融合试点县、31个农业产业强镇等成为孵化创新创业者的沃土。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018年,江苏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农田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分别提高到92%和84%,今年还将新建高标准农田33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1万亩。大力实施农业“机器换人”和绿色环保农机装备与技术示范两大工程,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4%。涉农科研人员占全国农业科研人员总数10%以上,引进和建设了4个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的“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2个首席专家、70个岗位专家和44个综合试验站参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建成了6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8.2%,多年稳居全国各省区之首。
不断优化的外部环境,不断迸发的内在激情,催生了江苏新农民利用新技术创业创新大潮蓬勃涌起。他们带来了新产业新业态,“农业+互联网”“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加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迅速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他们带来了区域经济和农民收入的新增长。2018年,全省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47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增休闲农业园区景点500个,接待游客2亿人次,综合收入超530亿元。全省已获认定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20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233家,国家级休闲农业品牌创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超过80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提高到3∶1。2018年,江苏农民人均纯收入20845元,增幅连续9年高于城镇居民;他们带来了地方农业主导产业的新崛起。全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快速推进,拥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144个,销售额超10亿元的县域优势特色产业有162个。
东方风来意气扬。乡村振兴战略蓝图已定,号角已响。勤劳勇敢、开拓创新的江苏人民,必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指引下,起锚远航,奋勇争先,不断放大“双新双创”效应,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让“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壮美画卷展现得更加生动和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