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品牌农业。
专题
品牌农业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品牌农业 > 要闻 > 正文

浙江:城乡融合的“景宁路径”

2019-11-25 16:06        来源:农民日报

  多年来,景宁牢牢锁定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目标愿景,积极创新理念、平台、机制、模式,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路径。

  “两小”试点总牵引

  2010年以来,景宁借浙江省先后在全国率先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和特色小镇创建的东风,成功挤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小城市培育试点,“畲乡小镇”列入首批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试点对象。以“两小”试点为总牵引,通过小城市培育和特色小镇创建,有效破解县域小城市发展困局和制约,逐步走出一条空间集中化、产业生态化、旅游主业化的县域特色城市化之路。

  目前,景宁县城“一新一老一副城”布局初具雏形,城市空间优化拓展。鹤溪老城区改造积极推进,外舍新区和澄照副城建设拉开框架并基本成型,县城建成区面积从原有的3.9平方公里扩大到近10平方公里。同时,首创“高等级景区”县城模式,按照“景、城、人”融合发展理念,以高等级景区标准来推进县城建设、管理、经营和发展。以特色小镇为平台,植入产业业态,按照“三生融合”理念,以县城为中心,组团式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目前共创建省级特色小镇1个、市级2个,三个小镇联袂推进,有效聚集了惠明茶、食用菌、高山蔬菜、电子商务等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近三年完成投资101.93亿元,吸引众多实体和总部企业入驻,年度产生税收超亿元,实现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美丽乡村持续升级

  景宁作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以“千万工程”为总统领,创造性地推进“美丽乡村、魅力畲寨”建设。创新推出 “五化升级”举措,按照“洁化、硬化、绿化、美化、文化”渐次升级的节奏,实施农村“垃圾革命”、“厕所革命”、村道硬化洁化、村庄绿化彩化、“六边三化三美”、农房改造、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等系列行动,大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不断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成为乡村振兴在景宁的率先实践,截至2018年底,全县254个建制村全面完成村庄整治,成功创成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千万工程”为全国民族地区乡村建设提供了示范引领。

  城乡经济统筹转型

  景宁着眼于加快推动海拔600米以上畲族人口主要集聚区的“生态经济化”步伐,创建“景宁600”县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形成“景宁600+邮乐购、飞柜”营销联盟,实行民族群众产业发展高于普通标准10%至30%的“叠加”政策补贴,扎实推进民族特色产业培育。截至目前,全县民族村新增农业产业示范基地8563亩,打造了环敕木山一带的“惠明茶叶村”、红星一带的“淘宝村”、大均一带的“畲家乐、民宿”特色村等产业专业村和产业带,成功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民创企业。

  同时,聚焦生态制造业体系建设,实施“飞地”模式,在丽水市本级工业集聚区内设立4平方公里的“丽景民族工业园”,成功引进娃哈哈、飞科电器等知名企业,生态制造业发展破题起势。另外,畲乡风情游快速崛起,县域成为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对象,“古老风情的奇妙体验”旅游品牌加快形成,“中国畲乡三月三”家喻户晓,千峡畲寨、云上天池、惠明禅茶文化产业园、天空之城、洞宫畲王寨等一大批民间投资超亿元的旅游项目纷至沓来,2018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4.1亿元,同比增长28.1%。

  “山海协作”借力借智

  景宁以开放的姿态,主动将县域摆入融进省域、长三角和全国,发挥自身长板,借力借智补齐短板,在开放中实现县域发展的追赶跨越。在与沿海温岭、上虞、海盐、宁海等四地的“山海协作”中,建立与四县之间、部门之间、乡镇之间、村企之间、企业之间五层次结对帮扶,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结对全覆盖。至2018年底,结对县(市、区)实际到位援助资金(及项目投资)520.8万元。积极开展飞地经济合作,先后设立景宁温岭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上虞景宁生态工业民族产业园、海盐景宁民族双创园、宁海景宁“消薄飞地”产业园和海宁景宁消薄园,成为景宁招商选资的主战场。至2018年底,全县山海协作实现省内产业项目到位资金7.2亿元。现已全方位与上海静安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基础设施合作开发、农业农村发展振兴、生态工业转移升级、区域旅游合作共赢、现代服务业专业共享以及劳务合作等十方面合作领域。

分享到:

上一篇:沪郊创建宅舍文化:打造农村“文化客厅”
下一篇:北京帮扶带动滦平3万人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