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品牌农业。
专题
品牌农业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品牌农业 > 地方 > 正文

泸州农村改革为乡村振兴破冰护航

2019-11-12 15:00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杨勇 文/图
  每年春天来临,地处川南的泸州,油菜花总是率先绽放。在泸州进行的农村改革试点,以及泸州围绕这些改革进行的发展创新,消除了制约发展的症结,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就像一股春风,让1.2万平方公里川南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江阳区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功举办我省首届和第二届蔬菜品赏会,泸县在喻寺镇谭坝村成功完成我省首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挂牌拍卖,建成的宴美多功能冷链物流中心高质量为“泸县造”农特产品服务,纳溪区大渡口镇花田酒地华丽变身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农村“沉睡”的资源得到盘活,乡村发展的活力不断激发,泸州乡村振兴迈开大步:八大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推进,2018年农民增收工作考核得分全省排名第一,今年上半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24.1亿元,同比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77元,同比增长10%。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典型案例:
  江阳区董允坝成立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集中流转1.1万亩土地规模发展,通过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行“大园区、小业主”的运作模式,引进蔬菜行业中处于领先的龙头企业,形成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园区、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携手发展的多赢格局。
  园区定位为现代农业与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了乡村旅游接待中心、农产品展示中心、新村综合体等,成功创建省级蔬式生活主题公园、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国家AAA景区,成功举办四川省首届和第二届蔬菜品赏会等活动。
做法与成效:
  高屋建瓴。近年来,泸州市高标准编制实施《泸州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在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益。加快发展精品果业、绿色蔬菜产业、特色经作产业、优质粮食产业、高效林竹产业、休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及物流业等八大特色产业,建成现代农业园区69个、集中连片特色产业基地285万亩,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全市1个县成功列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5个精品水果示范园被认定为全国热带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
  通过出台《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支持龙头企业实施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全市建成农产品加工园区5个、分拣包装中心15个、初加工基地50个,培育农产品加工经营主体1200个。
  以“酒城优品”区域公用品牌为统揽,成功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54个;创新举办农博会、酒博会、商博会等国际展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开展农业交流合作和经贸合作,推动泸州老窖、泸县龙眼、合江晚熟荔枝和真龙柚、古蔺马蹄甜橙等走出国门、远销海外。
建立人才向乡村集聚机制 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
典型案例:
  在上海从事建筑的泸县能人韩朝成,带着资金回来同县供销社、泸川农业公司等合作共同投资1.6亿元兴建宴美冷链物流中心,通过构建“公司+供销社+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新模式,高质量为“泸县造”农特产品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该中心作为川南最大的综合性多功能冷链物流中心,库容达3万吨,帮忙解决泸县龙眼集中上市保质期短、卖难的问题,今年初次试水就帮助农民销售龙眼13万斤,吸引来大型企业准备开展百吨龙眼肉干和龙眼饮料的生产合作。
做法与成效: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强激励”上下功夫。泸州市先后出台了《激励基层干部奋发有为二十条措施》《促进返乡下乡创业25条措施》等政策措施,推行“岗位编制适度分离”新机制,以政治上激励、待遇上保证、生活上关心,激励干部、优秀人才向乡村集聚。截至目前,共吸引在外优秀人才、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4.26万人。
  在“重选用”上下功夫。建立优秀人才支持服务“三农”机制,常年动态保持2000名优秀机关干部在镇村一线挂职任职,从今年起实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选派5000余名国有企业、科教文卫、“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到乡镇、村社服务。
  在“抓培育”上下功夫。实施农村基层干部培训计划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2018年共培训乡村振兴骨干力量5000余人,培育农村实用人才10.11万名。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盘活农村资产资源
典型案例:
  泸县喻寺镇谭坝村扎实做好“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层供销社改革”,用活土地资源,探索出一二三产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路子,还带动邻近的两个村一起来发展。
  我省首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挂牌拍卖成功就发生在谭坝村,这里也是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窗口,全省乡村振兴的样板、休闲农业的典范,不仅利用结余建设用地搭建了租金收入67万元的众创产业平台,兴建康养小区解决了农村养老问题,还通过易地扶贫为28户贫困户置换了新居,通过举办节庆活动搞活了乡村旅游。
做法与成效:
  撬动农村发展,需要激活农村“沉睡”的土地资源。
  泸州市扎实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在乡镇一级均成立农村经营管理站,将农村集体资产纳入市信息公开服务监管平台进行监管。目前,已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颁证92.35万户,土地规模经营46.96万亩,家庭承包耕地流转112.49万亩。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市共清理出经营性资产8.5亿元、非经营性资产106.6亿元;完成成员身份确认290.7万人、股份合作制改革645个村;全市1335个村集体累计增收6.85亿元。
  积极推进泸县土地三项制度改革试点。泸县宅基地制度改革入选全省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典型案例,全县1.84万亩宅基地腾退并复垦,1.25万户农村土坯房全部消除,11万农民入住新村或城镇。依托宅基地腾退,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等入市。今年5月14日,全国首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在泸县入市交易。泸县完成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642亩,成交金额1.3亿元;完成农村土地征收改革2600亩。
创新农业农村投融资机制筹集各类乡村发展资金
典型案例:
  纳溪区大渡口镇花田酒地景区,通过政府整合涉农资金1.1亿元治理环境打好底子,引进国有企业泸州老窖集团投资2.4亿元建旅游景观和基础设施并作为开发主体,通过泸州老窖集团引进1.2亿元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景区项目打造,村上成立劳务公司、村民开办农家乐共同发展。
  花田酒地已由当年的清溪河“臭水沟”,华丽变身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省第一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已建成玻璃栈道、蹦极、花海漂流等20多个旅游项目,举办了漂流国际音乐节等活动,年游客量突破100万人次,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每年向当地农民支付流转的土地租金200多万元。
做法与成效: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了提高财政涉农资金使用绩效,泸州市出台《深化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实施办法》,今年已整合中央、省级财政资金10.8亿元投入“三农”。
  制定出台《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市级财政补助政策》《农村信用救助实施方案》,积极破解“三农”融资难题,今年新增农业信贷担保2.38亿元。泸县在全国首单发行乡村振兴债券,筹集资金9.46亿元。
  出台《深化农田水利综合改革实施意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工商资本投资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已吸引社会资本28亿元投入农业。

分享到:

上一篇:蒲江县司法局开展送肥料助生产活动
下一篇:双流开展巾帼扶贫培训 66人顺利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