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品牌农业。
专题
品牌农业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品牌农业 > 要闻 > 正文

第24届渔博会:合作共赢,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

2019-11-05 16:30        来源:农民日报

  如果说有一种食物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都热爱的,那么它应该就是水产品。水产品营养丰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产品。

  10月30日-11月1日,第24届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渔博会”)在山东青岛成功举办。自1996年开办以来,这一渔业盛会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水产品专业贸易展览,不仅反映出中国渔业的蓬勃发展和不断开放,也见证了世界渔业贸易的日渐壮大、全球渔业治理体系的深度融合。

  

 

  中国市场受全球瞩目

 

  我国是水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与201个国家和地区有水产品贸易往来,水产品进出口总量达954万吨,交易总额372亿美元,进出口总额总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

  在青岛国际博览中心的E3馆,一只“横行霸道”的帝王蟹在水箱里缓缓挪动,引得众人纷纷掏出手机拍摄。

  “今天来咨询帝王蟹的人非常多,这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就在不久前,我们拿到了俄罗斯1.3万吨的帝王蟹捕捞配额,货源将会非常充足。”RussianFishery(俄罗斯渔业)公司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螃蟹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一直在增加,未来势头会很好。另外,公司每年参加渔博会也是为了获取中国市场的一手消息,“最近我们在寻求鳕鱼加工的合作伙伴,想把公司产量最大的俄罗斯鳕鱼卖到中国。”

  代表着美国阿拉斯州600多家水产捕捞、加工公司的阿拉斯加渔业水产协会,同样准时“打卡”渔博会。“帝王蟹、血蟹、珍宝蟹以及各种鳕鱼,我们都带了样品展示。”阿拉斯加渔业水产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阿拉斯加渔业水产协会带着企业代表已经参加了20届的渔博会了,“中国市场很重要,也很有潜力,阿拉斯加的企业希望能够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实现双方的共赢。”

  

 

  海上丝路合作不断深化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渔业合作更加紧密。据统计,截至2018年,中国企业境外渔业投资流量达到了1.1亿美元,在境外设立渔业企业共84家。中国企业走出去,将中国的捕捞技术、养殖经验带给需要的国家,提升了当地渔业生产能力、加工能力,带动了当地渔业的发展。而这些国际合作的成果,在渔博会上也一一呈现。

  本次渔博会上,“中国—菲律宾现代渔业合作项目”首次亮相。8家菲律宾渔业企业不仅带来了中菲合作繁育养殖的东星斑、金枪鱼、白对虾、青蟹等高档水产品,还带来了沙丁鱼罐头、鱿鱼小吃等深加工产品。

  “菲律宾当地主要以近海捕捞野生鱼为主,产品品质优良,但是从长远看,发展不可持续。如果能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发展水产品养殖业,不仅可以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还能提高渔民的生活水平。”该项目执行方之一海世界商贸有限公司(SeaWorldCommer?cialTradingCorporation)负责人程志远说。

  除了亚洲国家,在遥远的大西洋沿岸,也有着中国渔业企业的身影。在广西百洋股份公司的展位上,可以看到冰冻的深海鱼类、贝类、章鱼等产品,还能看到鱼粉、胶原蛋白面膜等深加工产品。“这些产品都来自于我们在毛里塔尼亚投资建设的远洋渔业综合开发园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颖聪介绍。

  毛里塔尼亚经济首都努瓦迪布一带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百洋股份公司看中毛里塔尼亚的优质资源,决定在那里开发渔业。

  张颖聪介绍,目前,园区已经建成了集远洋捕捞、码头、海水淡化、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核心基地。2017年底项目投产至今,园区鱼类总捕捞量达2.73万吨,水产品加工总量达3.62万吨,总产值超过4.31亿元人民币。园区项目的成功,还创造了近千个就业岗位,培养了大量熟练工人,造福了当地百姓,已经成为中毛渔业合作的重点示范项目。

  

 

  养护渔业发展的各国共识

 

  深海渔业资源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多和需求的增长,如何在需求和资源、环境中实现平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重要挑战。本届渔博会同期举办“中外渔业高端对话会”,来自世界重要海域、渔业资源大国在会上共商共议,认为必须创新技术、发展养殖,实现需求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俄罗斯渔业总局副局长彼得·萨鲁柯说,俄罗斯正在与加拿大、日本合作,共同开展三文鱼等鱼种的研究,为保护利用深海资源奠定基础。同时,俄罗斯也在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增强水产品加工能力,提高水产品附加值。

  萨鲁柯还介绍,在海参崴,俄罗斯也想进一步加强水产品养殖,“俄罗斯和中国的合作非常重要,不仅因为中国是俄罗斯出口的重要市场,而且俄罗斯也想在水产品养殖方面与中国合作,学习中国的技术和经验。”

  中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1988年,我国养殖产量首次超过了捕捞产量;到2018年,我国养殖水产品的总量达到了4991万吨,占我国水产品总量77%以上,占世界养殖水产品总量60%以上。“中国每四条鱼中,其中三条是自己养殖的,中国是世界唯一一个养殖水产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国家。”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发言中指出,通过发展养殖,中国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仅可以供应国内市场的需要,还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大量的水产品。

  不仅是大力发展养殖业,近年来,中国陆续实施捕捞许可、渔船双控、休渔禁渔、限额捕捞、总量管理、增殖放流、海洋牧场建设等资源养护措施,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留住海洋渔业“金山银山”。

  “实施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摸清容量。政府应摸清每一个水产品品种的容量是多少,这是采取措施的依据;二就是制定政策。政策的具体落地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如打击非法捕鱼,企业要配合政府的工作。”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任张陆彪说。

分享到:

上一篇:多里坤·努尔沙发:做津巴布韦畜牧业的“安全卫士”
下一篇:湖北让赤壁茶融入“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