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4 09:38 来源:农民日报
行走在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两家子乡东贾家村的村路上,路两旁盛开的鲜花令人赏心悦目。只见村民李秀芳家门前,红色的美人蕉、黄色的金盏花、白色的凤仙竞相开放,“养花养性,响应村里的号召栽种花草,美化家园。生活好了,环境好了,也让人少得病。我还种了几十棵苹果树,既能美化环境还能卖钱。”李秀芳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这是当前很多乡村的真实写照。富裕起来的农村人也需要一个宜居的环境,东贾家村党支部书记林海森说:“经过几年的环境整治,村里的垃圾清除了,各家各户门前的‘三堆’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花草。”东贾家村只是两家子乡10个村庄的一个缩影,现在两家子乡各村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是夏季有花、秋季有果。
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张雷非常关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门召集市委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厕所革命”现场会及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场会精神,着眼于破难点、补短板、强弱项,明确工作重点,下大力气推进、完善长效机制,切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落到实处。
顶层设计“1+8”
沈阳市对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市“百村美丽、千村整洁”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分管同志任副组长。召开全市村庄清洁行动动员大会,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庄清洁专门作出部署。组织市长周调度会议并提出工作要求,各区县(市)多次召开项目推进会。建立了综合、督查、宣传、考评等工作体系,建立了周调度、周报告、半月通报等工作制度,并高效运转。
沈阳市市长姜有为要求各涉农地区和相关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进广大农民根本福祉的高度,强化工程措施、管理措施、改革措施和政策措施,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坚决打好打赢村庄清洁行动攻坚战、持久战。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顶层设计上,沈阳市组织制定农村人居环境“1+8”实施方案。制定全市《“百村美丽、千村整洁”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0年)》,并同时制定了村庄清洁、村庄规划、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绿化、村庄道路硬化亮化、厕所革命、畜禽养殖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8个子方案。
在村庄规划中,总结村庄布局的总体特征和存在问题,完成村庄潜力评价,编制了村庄分类初步方案,进行了村庄人口规模预测;深化人居住宅建筑平面部分设计,明确了美丽示范村、精品示范村(含旅游示范村)的规划编制标准,确定了美丽示范村建设任务清单,明确了一村一任务清单。
美丽示范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深入展开,各区县(市)已制订了初步实施方案,完成地质勘查,设备采购已挂网招标,进度快的已经开展一体化处理设施规划、立项等前期工作。坚持因镇因村施策,按照城乡统筹处理、村镇集中处理、农户分散处理等污水处理模式,逐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实现收集处理。
“再也不用去院里的旱厕挨熏了,方便多了。”沈阳市沈北新区黄家街道鲍岗子村村民杨所芳将家里的储物间改成了水冲厕所,他对新改的厕所很满意。鲍岗子村在厕所革命中今年改造了386户。
按照辽宁省统一部署,辽宁省对沈阳市下达2019年改厕任务4万户,需在原有2.9万户改厕任务的基础上,增加改厕任务1.1万户。沈阳市出台了“厕所革命”专项实施方案,确定推广室内水冲式和室外三格式厕所,落实了改厕资金1.48亿元。规定新改造的厕所,全部入户进院,原则上使用年限要10年以上,原有旱厕全部拆除。
截至8月11日,全市涉农区县(市)出动人员43.4万人次,出动车辆16.3万台次,共清理垃圾约40万吨,清理“三堆”24.8万个,共有910个行政村基本完成“三清一改”工作任务。沈阳市农村总体环境卫生面貌大有改观,全市村庄清洁行动初见成效。
“三清一改”重在改
清理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这“三清一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法库县却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就让全县百姓知晓“三清”并自动自觉改变不良习惯,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别人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之前我们也都出去学习过,在环境整治这件事上还是决心不够,总觉得有难度。这回我们要奋起直追,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让整治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法库县县委书记王欢苗下定决心,着力解决当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
刚开始法库县“三清一改”村的比例比较低,很多村没有真正行动起来。王欢苗就自己下去转,每到一个地方先暗访,发现问题后再找当地领导。他要求一个乡领导在半个月之内完成“三清”,这个乡干部当即表示不用半个月,给他13天时间肯定完成。
从县委书记开始,法库县机关干部、乡镇领导干部直到村干部与村民,纷纷走进法库电视台的《人居环境会客厅》栏目,面向全县人民现身说法,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政策内容,号召全县上下积极行动起来,形成全民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
法库县秀水河镇长岗子村开创性地设立了胡同长,每条胡同都有专人负责,环境整治村民由被动变主动。村民姚旺家办喜事,已经把剩余的垃圾埋起来了,但是突出来一点,有村民不满意了,又赶紧清走。现如今,老百姓互相督促,共同维护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整治,难的不是清理垃圾,而是改变村民的不良习惯,村民能否主动参与其中。新民市姚堡乡宋家窝堡村原来街道脏乱差,“三堆”到处都是。在今年春季全市“三清一改”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后,宋家窝堡村立即开始行动,首先发动党员与村民代表带头义务劳动。
宋家窝堡村党支部书记高岺打头,村主任邓宏伟来了,就连80岁的老党员刘文革都扛着铁锹参与劳动。“刚开始起步很难,村委会带领党员同志清理边沟、当院的柴火堆、石头堆等,百姓开始还不理解,连干了好几天,大家都被感动了,主动参与清理环境。”宋家窝堡村的老党员唐家文告诉记者。
高岺说他们通过党支部示范引领,群众看代表、代表看党员、党员看“两委”,更多的群众主动参与到街道清理和日常管护中,村民也开始自觉维护街道的清洁管护,逐渐改掉了以往随处倒垃圾、门前“三堆”乱放的恶习。
在实施垃圾分类时,新民市柳河沟镇张家沟村充分发挥“党建+”作用,村第一书记董峥向记者介绍说,首先村“两委”组织多次生活垃圾减量分类试点工作会,解决村“两委”和党员同志的自身认知。然后采取形成村民代表包户、党员包段、村“两委”成员包组,网格化包保指导村民对生活垃圾减量分类的认知。通过入户走访与村民面对面谈心,手把手教分类方法,逐渐养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督促村民做好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
养殖废物成资源
以前去过辽中区肖寨门镇妈妈街村的人,如今再去肯定会大吃一惊。过去人未进村,先闻其味,那是各家各户牛舍中传出的“牛味”。村民韩云平告诉记者,“以前味可大了,一到下雨天,雨水粪尿一起流,都下不去脚。”
妈妈街村户籍人口有7000多人,因为有白酒酿造与肉牛养殖两项特色产业,实际人口超过1万人,可说是辽宁第一大村。全村有肉牛养殖户220余户,年出栏肉牛约5.5万头。近年来随着肉牛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加之缺乏有效管理,村屯环境受到很大破坏。
今年三月以来,妈妈街村广泛发动党员群众,积极投身环境整治行动中去,全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彻底解决了环境“脏、乱、差”问题。为使此次整治情况保持常态化,村里成立了保洁队伍,订立村规民约,推广垃圾“五指分类法”,村屯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在区政府的支持下,妈妈街村建立了新的养殖基地,将村里的牛舍迁到了村外。
辽中区完善畜禽养殖场(户)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设备和清粪方式,全区共有畜禽规模养殖场1577家,已完成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设备改造1469家。对于养殖量大的村鼓励建有机肥厂,政府将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全区共有7个有机肥厂,年产有机肥17万吨。新引进沈阳善达能源有限公司,预计投资1.2亿元,建成后年可利用秸秆5万吨、畜禽粪便50万吨,可有效缓解全区畜禽粪污污染问题。
康平县苇塘马场经过几年的环境治理,修建了景观墙,路面基本硬化,整体环境有了很大提升。唯一不足的是村里养牛户较多,苇塘马场职工分散养殖700多头牛,养牛户一般只是将牛粪堆在路旁,严重影响了村里的环境。
为了解决这个大难题,苇塘马场引进了一个堆肥厂,可以将秸秆与粪便堆沤腐熟造肥,能将马场的牛粪全部处理变成有机肥。又引进有机物料腐熟剂多菌种复配技术,使得秸秆与粪便混合堆沤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达到环保标准。马场设了几个堆粪点,每天都将牛粪收集运输到堆肥厂。
苇塘马场职工张颖家养了13头牛,以前牛粪就是在道边堆着,只有到春耕时过运到地里当肥料用。既不卫生也影响村里的环境,“现在环境好了,牛舍几天就清一次,将牛粪运到堆肥厂做成了有机肥。”
康平县针对现有31家规模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引进辽宁万祥环农科技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团康平新望农牧有限公司建设粪污区域收集中心6个、区域粪污处理中心2个。
根据《沈阳市“百村美丽、千村整洁”行动畜禽养殖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项方案(2019-2020年)》,到2020年,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5%以上,其中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提前一年达100%。
美化村庄富村民
沈北新区黄家街道大丁村宛如江南水乡,村前是一片50亩的杨树林,挨着树林的是一个大水塘。全村三面环水,内有5个连片荷花池。村路有一段200米的金丝垂柳长廊,2000棵山楂、金叶榆、五角枫形成一个绿化走廊。
坐在塘边休息的村民石玉艳家就挨着水塘,她在门前种了许多花草,石玉艳对记者说:“环卫工天天清扫,每天早上6点把垃圾放在门口等着来收走。现在大家都配合不乱扔东西,垃圾分类我们也都知道,要干湿分开。”
“环境整治越做越顺溜,村民谁家门前没花都觉得寒碜,种花已形成习惯。”大丁村党支部书记张福铎向记者介绍说,环境美化工作中,大丁村内的绿化美化栽花种草,全部由居民自己栽种,真正实现了“门前净化、门前美化、门前秩序”的“门前三包”。
大丁村搭建了绿化工程、出国劳务、企业务工、农机作业4个增收平台。社区2个绿化工程施工队带领社区40人以上就业致富,与沈阳铁路施工方建立长期合作,从事绿化工程施工等,年创收40万元以上。
大丁村种花不用村里花钱,同为沈北新区的大洋河村党建广场前的公共绿化与管护不花钱。大洋河村的党建广场原来是村里的一个废弃水甸子,在环境整治中清理出来后建成党建广场供村民活动用。“我们将党建广场的绿化地交给村民绿化与管护,不用村里拿一分钱,在靠近广场的一侧种些花草,里面种上豆子,豆子的收成归村民所有,不用交租金还能把广场绿化好。”大洋河村第一书记姜连胜告诉记者。
借着整治环境大洋河村从中发现了商机,村里成立了物业公司进行清扫,业务扩大到整个沈北街道,还承包了沈北新区最大的一个小区的物业,今年村集体收入可达20余万元。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也增加了村民收入。村里硬化路面10公里,种树种花3000余棵,还要进行小流域治理修建景观河1公里。
于洪区平罗街道前辛台村为了推进村庄美化工作,决定每个季度评出一个最美庭院给予相应的奖励,最终评出最美庭院示范户,激励村民积极投入人居环境整治。
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的加快推进,带给沈阳农民群众的不仅仅是感官的享受,更是生活品质的提升。环境就是民生,青山要绿,蓝天要清,正如有的村民所说:“看看我家,屋里屋外环境不比城市里差,院子四周果树飘香,满眼的绿树红花,真的比风景区还舒心,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生活非常满足。”
沈阳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解决最亟待补齐的基础设施,对照创建标准,从最需要解决的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绿化硬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抓起,标准由低到高,不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坚持多规合一、协同推进,不断探索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运营。
上一篇:北京·昌平第16届苹果文化节开幕
下一篇:阜城10万亩高粱“别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