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品牌农业。
专题
品牌农业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品牌农业 > 地方 > 正文

六盘水猕猴桃缘何成“爆款”

2019-08-29 09:42        来源:农民日报

  “这200多亩猕猴桃园都归我管,一个月工资2100元!”54岁的龙仁利抹了把汗,健硕的肌肉让人很难察觉他的疲劳——最近,贵州省六盘水市龙河镇迎来了猕猴桃收获季,他每天都要到果园里工作十个小时以上。记者放眼望去,十几位村民和龙仁利一起在有条不紊地将刚刚成熟的红心猕猴桃采摘入筐。

  被称作“凉都”的六盘水是珠江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所在。龙仁利就是地道的六盘水人,“我们这里昼夜温差大,低纬度高海拔,气候土壤都非常适合猕猴桃生长。”老龙说,六盘水可是“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

  让人兴奋的不仅仅是2019年猕猴桃的丰收,在8月21日零点的电商“农货节”活动中,这些来自云贵高原乌蒙山腹地深处的猕猴桃,在7分钟的时间内卖出了3万枚,9小时22分钟30万枚即告售罄。在社交电商巨大的流量加持下,被当地人称作“国民蜜果”的红心猕猴桃,在被采摘后的第一时间星夜发往全国各地。

  “三变”改革催生“新农业”

  2014年,龙仁利把自家的土地全部流转给六盘水市农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作为市属国有独资平台公司,联合当地十几家成规模猕猴桃种植基地的民企入股,共同成立六盘水凉都猕猴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当地政府大力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农村资源被盘活了,道路、灌溉渠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幅提升,农业产业发展也有了空间。农民纷纷把土地流转,然后到果园工作,原来单一的收入变成了“土地租金+工资+分红”三份收入。

  老龙就是土地流转后到公司负责田间片区管理工作的。200多亩地,日常技术管理就是他一个人,“每天基本都要走一遍,要扶苗、绑枝,多余的要剪掉,以免跟留下来的苗木抢养分。”老龙笑着说。

  2万余棵猕猴桃果园多少有些分散,看完山坡上的一片,老龙又骑着摩托来到山下。“现在路都通了,比原来要省了不少时间”,龙河镇红心猕猴桃基地负责人杜小江告诉记者。

  杜小江是龙河镇周边6000余亩猕猴桃园的总负责人,和他直接对接的是十几个片区的工区长。“三变”之后,农民们逐渐有了“归属感”,杜小江负责的十几个片区的工区长都是公司正式员工,不仅可以拿稳定的工资,还必须要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同时公司还给每位工区长配一名农技管理人员——这个人必须懂技术,懂一点管理,关键还要能对周边的人非常熟悉,人缘也要好——老龙就是其中的一位。

  “猕猴桃在成熟期可能遇到各种问题,每天晚上我们都要有人巡园。”杜小江说。生于1986年的杜小江是六盘水市水城县营盘乡人,读过大学的他曾被推荐回村做村主任,被他拒绝了。“每一株苗都是自己亲手种下去的,舍不得走。”

  “国民蜜果”成了致富果

  每个月,龙仁利会收到杜小江分配给他的猕猴桃园管理任务。“他这个环节,是关系到生产效率最核心的要素之一。”杜小江说。

  清闲一点时,他就一个人做完;到了农忙时节,免不了要有授粉、摘果等工作,老龙就组织当地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参与完成,公司按天付酬劳,但他必须要保证每个人都能把活达到标准完成。

  管理员这个职位要求不低。每天要做什么、达到什么标准、如何保证质量、要多少人工、怎么跟机械配合等等这些繁琐的工作,心里都要清清楚楚。如果发现病虫害,要及时告诉杜小江,由他再与专门的技术团队拟订方案,老龙组织实施。“我上过五年级,数学不好,不过很爱学习,字不会忘掉。”老龙嘿嘿地笑。

  他没吹半点牛皮。自己家高高的石头墙,就是他自己砌起来的。“我能建造整个的石头房子。”他颇为自豪。

  如今,老龙把全部才能和精力都放在了照料“国民蜜果”上。

  2014年以前,他在农闲时也打零工,一天最多20块钱,他老伴也曾打零工,报酬更低。从2014年开始,他过上了拿固定工资的日子,一个月合计有2100元。“她是按天计酬的,在今年回家带孙子前,一年也能挣个两万多,两个人合计能挣四万多。”杜小江给他算账,“现在条件好了,孩子也工作了,老龙有时就总说不想干,不知道是让我涨工资,还真是钱够花了。”

  其实,说不干肯定是句玩笑话,曾经的贫困还是刻骨铭心。龙仁利是刚刚摘帽没多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兄妹八人他排行老四,在杜小江没来的时候,一家老小只能在自家几亩薄田里种玉米和稻谷,而且是在离家较远的、又分散的山坡旱地,龙仁利说,“水稻产量一年就2000多斤,打成米能有一千五六百斤,除了自己一家人吃掉的,还能卖个六七百斤,按每斤卖两块多算,也就能剩个一千多块,买点盐巴、调味品就所剩无几了。”老龙叹口气。

  2014年前,车进不来,1块钱的砖要花3块钱才能背进来。这里的村民建房子,只能用石头。老龙说,以前没路,有个亲戚过来,在田埂上走着走着就滚下田里去了。“没路的时候,有的人真的连媳妇都娶不到。”杜小江说。

  一直到2014年,当地大规模发展红心猕猴桃产业,才修了四通八达的水泥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问题。近几年来,六盘水市已经陆续流转土地超过20万亩,也整体上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因为他们知道,产业有了,公司来了路就通了,致富也有希望了。

  把好红心猕猴桃品质关

  六盘水的红心猕猴桃8月中下旬才开始成熟。“猕猴桃最后一个月是转糖期,外面看大小是一样的,但这是品质形成的关键期。”杜小江说。他们杜绝为了抢市场而提早采摘,“我们是统一品种,统一标准,一定要把关系到老百姓生计的产业做好。”据了解,六盘水市已经被认定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猕猴桃作为地方特色产业,他很理解公司对每一个细节的苛刻要求。

  老龙知道果子要卖出去有利润了才有“分红”,但他并不担心这件事,公司有专业团队开拓全国市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销售。这几天,老龙正忙着组织自己的亲戚和村民们,采摘成熟的果子。这一季红心猕猴桃采摘后,等着他的,是冬剪修枝、绑枝条、施冬肥,搞冬灌、抹芽、授粉、套袋、除草、夏剪……又一个充满希望的四季轮回。

  拼多多“农货节”负责人介绍,“农货上行”已经成为该项目的“基因”,其团队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大农产区,逐步架构起了全国500多个产区的强大供应链。而“农货节”作为一个出口,将基于平台创立近四年积累的供应链和消费端数据,经过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算法推选出最受欢迎的农产品品类。期间,“秒杀万人团”每两天都会推出节令时鲜爆品,以全网极致性价比回馈消费者。

  正是在拼多多们的努力下,“七山二水一分田”的云贵高原山地,农民、当地政府和企业创造出了“新农业”形态。拼多多新农业事业部高级总监东原说:“各个农产区都有不同的案例和模式,产生了一大批优质农特产品,带富了一大批老百姓,我们期待‘农货节’唤起更多人珍惜果实、尊重农民、热爱自然。”

  老龙知道,自己悉心料理的果子,正通过信息高速路走向全国,自家的土地、自己的劳动,都变得金贵起来。

分享到:

上一篇:双汇入选2019年《亚洲品牌500强》
下一篇:“水果香猪”成了“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