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8 09:34 来源:农民日报
9月临近,新季大豆收获在即。自农业农村部今年实施大豆振兴计划以来,今年大豆春播和夏播面积均有所增加。据农业农村部此前预计,今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将超过1.3亿亩,比上年增加1000多万亩。另一方面,由于7月大豆实际到港量低于预期,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在日前发布的2019年8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中,将2018/19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估计数调减150万吨。一增一减,反映出了我国大豆产业面临的新形势。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业取得蓬勃发展,但也时刻面临着较多的不确定性。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国际大豆市场供需格局变数增多,国内大豆市场行情也出现了一些波动。面对眼下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大豆产业如何突围?近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大豆产业国际论坛暨新时期产融结合创新发展探讨论坛上,来自政府相关部门人士和国内外权威行业专家全方位、多视角解读了相关政策、分析市场走势,共同探讨新时期中国大豆、玉米产业与金融结合的创新之道以及行业转型发展之路。
种植面积增加,进口渠道拓宽,下半年大豆供给有底气
随着湖北早豆的零星上市,国内大豆购销主体逐渐将目光转向了新季大豆。
黑龙江是大豆传统优质产区,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40%以上。受国家大豆、玉米种植补贴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今年黑龙江多地种粮大户、合作社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改种大豆的积极性明显提升。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黑龙江大豆总播种面积5351万亩,总产量超过650万吨;今年大豆种植面积突破6400万亩,预计总产量可突破900万吨。
面对大豆种植面积连续第四年恢复性增加,业内普遍认为,这对国产大豆供给水平的提升释放了积极信号。
“去年的四季度和今年的一季度市场上没有出现供给不足的问题,市场供应非常平稳,甚至由于豆粕饲料等销售的减少,市场上豆粕的供应还出现了相对过剩的局面。”对于今年大豆供需情况及价格走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晓辉认为,从全球范围看,今年粮食产量仍处于稳定增产的趋势,大豆增产的压力仍然存在。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大豆、小麦的价格保持下行态势,这些都是供需关系在价格上的反映。另一方面,国内粮食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发生变化,而随着大豆进口来源渠道的不断拓宽,国内市场供给充裕。
“俄罗斯远东地区每年向中国出口60万-80万吨大豆。”俄罗斯农业专家、农业市场研究所总经理德米特里·赖尔科介绍,从远东地区运到俄罗斯的中部、新西伯利亚地区、阿尔泰州,每吨大豆的运费要55-60美元,如果运到俄罗斯的西部中心区每吨大概要75-80美元,而如果出口到中国运费则会便宜很多。“所以对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来说,最好的市场就是中国市场。”
“今年1-7月份,大豆压榨量同比下降了240万吨,下降率并不是太大,今年的四五月份国内豆粕价格一度下降到2400元/吨。今年一季度,在猪饲料和其他饲料中,豆粕添加比例较去年有所增加。”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信息处处长张立伟介绍,进入7月份以来,国内豆粕需求出现明显下降,而1-7月份,大豆压榨量较上年度只减少了240万吨,因此供应较为充裕。
“八九月份生猪存栏还是会保持比较低的水平,豆粕消费也比较低。”张立伟认为,三四季度,依靠国产大豆及南美地区进口大豆,国内供给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猪供给趋紧的背景下,新一轮猪周期提前到来,目前生猪价格呈现震荡偏强态势,市场普遍认为下半年生猪价格有望逼近前期高点,因此猪价强劲上涨的预期将刺激养殖户积极补栏,或将对豆粕实际需求产生边际利多,届时也将提振豆粕价格。”南华期货农产品研究中心总监何琳表示。
依靠技术挖潜,加强品牌营销能力,种得好还要卖得好
我国是世界上大豆主要消费国,同时,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也一直居高不下。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会长杨宝龙坦言,在当前国际贸易背景下,2018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超过8000万吨。全世界大豆贸易量为1.3亿-1.4亿吨,中国进口量占了2/3。
面对这样的供给格局,大豆产业发展应从何处着手?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教授盖钧镒认为,面对当前国内大豆产需缺口,可以从技术方面进一步挖掘潜力。“产量的提高是关键,当然必须要以品种来改进,要在有限的耕地上有品种的突破。”盖钧镒表示,品种方面,要加强世界种子资源的优异基因的研究,以便为我所用;生产技术管理过程中也需要提高科技水平;此外,利用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产需平衡、在加工业方面有所突破,都将为提升大豆产业的效益与效率,推动大豆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美国大豆产量在每亩350-370斤左右,好一点的有400斤。”杨宝龙表示,对东北地区一些大型农场而言,这样的产量很平常,然而小散户的单产水平大多仍徘徊在每亩220-250斤左右。对此,杨宝龙建议,一方面,要利用好大豆产业的相关支持政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还要对土地进行科学规划。
种得好还要卖得好。杨宝龙认为,要培育一批国产大豆的加工龙头企业,依靠市场拉动产业发展。同时要加强品牌建设,增强品牌营销能力,用市场的思维解决问题。
“以前不管种什么豆子都有人买,现在就不一样了。”中储粮公司国产大豆销售中心主任杨广军说,今年,中储粮在收购过程中将采取优质优价的策略,将蛋白豆与普通豆分开收购。
用好期货工具,以市场之手化解农民收益问题,提升产业链风险防控能力
消费者的需求正在成为一些大豆种植户生产时的依据。为解决大豆的销路及收益问题,一些合作社和农户会采用订单的方式,依照终端客户的要求进行种植。“但是这方面又会存在一定风险,价格没有以前高了怎么办?”杨广军认为,通过“保险+期货”,可以有效维护农民利益。
“农民没有自我保障的能力,他们可以先购买保险,由保险公司再到期货公司再保险,通过期货市场将价格风险进行对冲,形成对农民收益的保障机制。”何琳说。
2018年,辽宁大连商品交易所推出农民收入保障计划,通过期货工具帮助农民规避风险。2019年,大商所结合“保险+期货”、场外期权和基差贸易等多种创新模式推出“农民收入保障计划”,该计划提出以县域覆盖为主的目标,立项的13个县域覆盖试点项目中包括5个大豆项目,涉及现货量达到33.81万吨。
据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助理刘志强介绍,为了解决农户储粮、卖粮和融资问题,进一步保证农户的种粮收益,大商所积极探索并尝试推出将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功能与传统粮食银行相结合的新型粮食银行模式试点。
“每年收割季节以后,农民把粮食放在家里容易发霉变质,现在我们将期货公司、保险公司、银行和龙头企业一起拉进来,为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大连商品交易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粮食银行,龙头企业可以先将农户手中的粮食烘干保存,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农户可以根据行情走势,以自己认为最好的市场价格出售,龙头企业也可以提前给农民兑付部分资金。保险公司为生产者提供保险服务。期货公司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对冲,帮助企业锁定价格。银行一方面通过权利金利差等收入获得合理的利润,同时提高回款的安全性,推进涉农授信服务。银行提前给农民提供部分资金,也可以提前给企业进行贷款。这样多方合作,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价格下跌可能会给农民收益带来的风险。
产业下游同样需要合理的风险传导机制。2017年,南华期货与九三粮油工业集团联合推出基差采购,“也就是说以期货的价格为基准,加一个升贴水,农民按照期货的价格,定价之后去卖粮,企业可以按照农民的想法,最后把粮款相互结清。”何琳介绍,这种“保险+期货+订单农业”的模式,将企业融入了整个产业链中,既保证了农民的收益、解决了售粮问题,也解决了企业的采购问题。此外,对企业来说,在当前国际贸易背景下,积极寻找风险对冲工具,综合运用金融工具,不失为规避风险的良策。
上一篇:高原小浆果走向大产业
下一篇:批发市场水果价格继续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