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4 10:12 来源:北京日报
东方吐白,朝露未干,伴着啾啾鸟鸣,京东平谷的22万亩桃园在晨曦中慢慢清晰起来。
眼下,正是大桃成熟上市的季节。早上4点,趁着日头还未升起,平谷北独乐河村王庆林夫妇来到自家的百亩桃园,为客户从枝头采摘新鲜大桃,开始一天的忙碌。
看着园里硕果压枝,地头的三轮车、小货车一辆接一辆,王庆林高兴得合不拢嘴。网上、电话里的订单纷至沓来,算一算,每天差不多能卖300箱,供不应求。
一笔笔生意找上门,速摘速卖,不就见着回头钱了嘛!不,王庆林偏偏立了个规矩——“三不摘”:不到树熟不摘桃、甜度不够不摘桃、下雨过后不摘桃。村里有人不理解,甩一句:“没人看着你,犯啥傻!”他固执地说:“采摘六七成熟的大桃,运输是方便了,但口感差、影响桃的品质。雨水多也会影响大桃的甜度,一般要过两三天甜度才能上来。”
去年,果园里的水蜜桃进入成熟季,卖一半就赶上连雨天。“眼睁睁看着成熟的大桃却不能摘,至少损失了12万元。”王庆林有股子犟脾气,“心疼是心疼,但如果卖品质不好的桃,也就坏了口碑、断了日后的销路。”
树立好口碑,并非一朝一夕。9年前,原本在村委当副主任、几乎没干过一天庄稼活儿的王庆林,毅然决定承包70亩没人要的河滩地种桃。村民都不看好王庆林,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种出好吃的桃。
头一年,王庆林种的2000多株桃树,成活率不足4成。他不认输,“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吃不了的苦。”于是,他重新种植、嫁接,研究土壤墒情,拜村里精通果树种植的张占利为师,找农业专家请教,桃园渐渐成形。
“要想大桃长得好,就要让树长好;要想树长得好,就要把地养好。”王庆林从“门外汉”到“老把式”,深谙种桃、卖桃的道理:绝不能为图便宜、图省事就弄虚作假。
2015年,平谷区举办“甜桃王”擂台赛,经过专业人员精心检测对比,王庆林一举拿下油桃和水蜜桃两个品种的一等奖。此后,连续四届,他都荣获一、二、三等奖16个,成为名副其实的“甜桃王”。
“甜桃王”声名鹊起,村里的左邻右舍认准他是个正经把式,就有意与他搭帮一起干。2016年,王庆林顺势成立了产销专业合作社,最初算上他共9户入社,现在社员已经发展到百余户。
当了社长的王庆林,开始操心每家每户的地里事。谁家剪枝不规范、疏花错过了时机、施肥不到位,他都要过问;谁家经济有困难,他就以合作社的名义发补贴,其实都是自己掏腰包。
在“甜桃王”的影响下,社员们不用违禁农药、不施劣质肥,都严格按照要求实实在在地种桃。几年来,社员们管理的果树品质明显有所改善,大桃品相随着变好,不仅不用发愁卖桃,一斤售价也平均提高了五毛钱。
王庆林带领村里的低收入户和农户增收致富。2017年,他精准产业帮扶低收入户36户,实现户均增收1.9万元;去年,他还被评为北京市“农业好把式”“北京榜样”。
不过,菩萨心肠的他也有翻脸的时候。有一次,王庆林正埋头在果园摘大桃,一个老客户非常生气地打来电话投诉,说是收到了合作社卖的残桃。
王庆林早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就编制了章程,“讲诚信”是第一要求。他要求社员诚信种桃、诚信卖桃,还定下“三不装箱”的规矩:有病虫害的不装箱、有硬伤的不装箱、色泽品相不好的不装箱。
以次充好是在合作社内明令禁止的行为。王庆林不相信,就让客户拍照片发给他。结果发现,确实是一个社员将几个残桃装进了精品箱。“当时我就急了。”王庆林按照承诺,先从自家果园里摘了10箱精品桃赔给客户,然后取消了那个社员的资格。
“讲诚信是做人的底线,谁都不能破。”王庆林说,“隔着100里地、1000里地,别人出高价买你的桃,为啥呢,不就是因为信得过你嘛。平谷大桃重在品质,诚信卖桃不吃亏!”
上一篇:上海虹桥机场举办首届夏日美食节
下一篇:武汉人吃瓜犯了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