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品牌农业。
专题
品牌农业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品牌农业 > 要闻 > 正文

海归夫妻的放心油条创业梦

2019-02-20 10:4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油条豆浆是人们喜食的早餐标配品种,油条还是天津煎饼果子、广东炸两、上海粢饭、杭州葱包桧儿等的重要搭档。油条的大众化使得经营摊贩遍布街头巷尾。随着消费者健康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油条中是否添加明矾等有害物质及油品质量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此外,不少餐饮企业想增添油条供应,但因技术、标准化、成本等因素望而却步。油条这一传统食品正面临着提质升级的转变。

  在天津,有这样一对年轻的海归夫妻,他们舍弃了高大上的项目,怀着让老百姓吃上放心油条的朴实梦想,用了近10年时间,几乎倾家荡产,最终攻克了低温下面团发酵的难题,研发出放心油条速冻面团,解决了油条安全、标准、连锁经营等瓶颈问题。他们的核心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还赢得了第5届中国创新大赛优秀团队奖。这对30多岁的夫妻,就是天津嵘心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长林和董事长董晓菲。

  初次创业 定位失误 几百万投资血本无归

  马长林和董晓菲都是英国萨里大学的研究生,马长林学的是国际营销专业,董晓菲是包括生物工程在内的食品管理、中英翻译双硕士学位。

  董晓菲一直对生物发酵、烘焙制品等很感兴趣。决定回国则是一次和同学聊天,说到中国油条时,英国同学的一句话刺痛了她:“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吃金属啊?”正是这句话让她决定回国创业,“一定要让中国的老百姓吃上放心油条。”董晓菲说。

  马长林说:“我俩学的专业知识和要干的这番事业是绝配。油条虽‘土’,却是老百姓当家的早餐品种,多少年没有大的改进,在这个领域创业大有前途。”

  2010年底,风华正茂的一对恋人学成归国。从哪里进入放心油条市场呢?他们调研市场发现不少油条添加明矾,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建个工厂生产放心油条粉,让老百姓在家自己炸油条。”2011年初,他们筹措了一大笔资金,建了个生产家庭装小包装油条粉的工厂。董晓菲留学时研究过面包发酵及发酵菌的培养,实习过航餐食品加工,她很快研发出不添加明矾的小包装家庭装放心油条粉,认为老百姓在家早上加点水、活下面就可以炸油条了。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于每天在家制作油条,上班族没空,老人嫌麻烦,因此市场销售不旺。而投资的真金白银,很快在厂房租金、人员工资、货品积压下消失,仅几家超市的进店费就有去无回地交了200多万元。这个初创项目撑了近3年,最后血本无归以赔了300多万元而告终。

  初次创业,赔了个底儿掉,这一记闷棍将兴致勃勃回国创业的俩人打懵了。马长林说:“那时真是魂飞湮灭,没有眼泪,只有悲伤和无奈。”

  二次创业 早点铺里闯出一条希望之路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俩才从痛苦中缓过神来。痛定思痛:“放心油条方向没有错,失误在选项不准、摊子过大。”董晓菲说,年轻就是资本,专业就是底气,人不能被吓到。俩人初心不改,调整项目,开了一家早点铺,发展以放心油条为卖点的连锁经营早餐企业。

  2014年初,俩人东借西凑了十几万元,在天津和平区租了一间60平方米的小门脸,开始了二次创业。早点业是加一个“苦”字的勤行儿。俩人每天早上4点多摸黑就要赶到小店,活油条面和大饼面、磨豆浆做老豆腐、嘎巴菜、切咸菜,忙得不可开交。马长林说:“制作油条和面最难,要添加盐、碱、酵母,还要‘三醒三发’,经过活、醒、揉加工环节,是技术加力气的活儿。”没过多久,小铺就进入了正轨营业,因为人手不够,又雇佣了两个人。

  他们做的放心油条又酥又香,人们排队购买,就餐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果子(天津俗称)面能切点卖我们吗?”许多大爷大娘询问。他俩一想,卖点油条面既方便大家、又扩大影响,何乐而不为呢?每天来购面团的人接连不断,附近一些学校、养老院等也要求购买。俩人忙不过来,又雇了一个和面师傅,但一天一个样儿,顾客有了意见。

  “扩大面团产量,单纯拼人力不行了。”俩人决定要做半成品冷冻面团。冷冻柜、和面机外购解决了,可是过去常温和面添加的发酵菌在新面团冷冻后死亡,面团成了死面。“抗冻发酵菌种市场上没有,只能自己研究培养。”董晓菲运用专业知识培养筛选菌种,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攻克了低温下冷冻面团发酵难题,在不添加明矾及膨松剂情况下,抗冻菌种恰到好处地解决了面团的蜂窝状结构问题,使油条酥脆香宜。

  “将冷冻面团从冰柜取出常温解冻,第二天早上一赶、一切、一捏就可以炸制油条了,减轻了劳动强度和技术含量,实现了标准化扩大产量。”马长林说,面团扩产后仍供不应求。夫妻二人信心倍增,小早点铺里迸发出了“再建工厂,实现速冻油条面团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新目标。

  三次创业 速冻面团为放心油条立功

  干早点铺刚有起色,初次创业亏空还未填上,再筹几百万建新工厂,不少人对他俩不理解:“留学生创业也要搞点有水平的。”“几百万都赔进去了,还折腾?”马长林在农村的父亲也竭力阻拦:“你们再干,就甭回家了!”

  “老百姓盼望放心油条,餐饮业需要速冻面团炸油条。方向对的事一定要坚持!”夫妻二人意志坚定,在初期借钱无望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卖婚房建工厂。卖婚房的200多万元交了天津一处1000平方米的厂房首付并办理了贷款,董晓菲连哄带蒙又从娘家拆借了一笔钱。至此,这对年轻人已经将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投在放心油条项目上了。

  万事开头难。生产油条速冻面团在全国没有先例,缺少适用设备,但订制价格又太高。马长林心灵手巧,自己设计和面、成型、包装的生产线和冷库,然后去市场购买二手设备和关键配件,自己改装。

  经过几个月苦战,2017年1月,速冻面团生产线和冷库建成。工厂化生产速冻面团需要在零下35度保持发酵活力的菌种,原早点铺用的耐零下18度的菌种已不适用。董晓菲说,有的人一生才培养出一个适用的菌种,没有抗极冻的菌种,投资和工厂一切归零。她顶着巨大压力,凝神聚气在微生物世界探寻,经反复实验,终于培养出了抗极冻发酵活力达1年之久的优异菌种,炸制的油条口感广受好评。

  销售曾是最让马长林头疼的问题。早点铺的客户所剩无几,新客户基本空白。他开始免费送面团给炸油条的师傅,但经常被一句“别拿我们练了”怼了回来。但他百折不挠,琢磨客户沟通方法,送面帮着试炸和计算成本,逐渐有了些客户。团餐企业重视食品安全是大客户,他为了与其挂上钩,在批发市场外发传单,见缝插针推介面团。渐渐地,客户试炸、试吃后感觉好,操作简单成本又低,订单接踵而来,使生产逐渐走上了正轨。

  马长林和董晓菲是艰苦创业的好青年。建厂之初,小夫妻没有公休日,经常睡在厂里,样样全担还帮着装卸,44斤一包的面团,董晓菲硬是能一个人搬上车;寒冬,马长林经常骑着电动车一天几十公里跑业务。俩人从未对彼此喊过一声苦。

  “我是受他俩创业精神鼓舞才坚持创业的。”小笼道店的李沛洋经理是个餐饮微创青年。他过去雇了3个人炸油条,费用高,面还活不好。使用面团后1个人就可以操作,人工成本节约三分之二,油条质量好受欢迎。一位倪姓顾客说:“这油条吃得放心,加上碗浓豆浆和一个茶鸡蛋,七八块钱吃得挺好。”

  韩云峰是天津保良利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经营着弄堂小笼包、沪粉30多家餐饮店。他说:“人们需要放心油条,连锁经营标准化靠外请师傅的传统生产方式做不到。现在有了速冻面团,我们经营连锁放心早餐更有保障了。”

  马长林和董晓菲没有满足于初创成绩,他们正在酝酿拓展速冻面团的应用空间,满足大众美食消费新的追求。(中国食品报记者 王光怀 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城)

分享到:

上一篇:市场监管总局:撤销北京同仁堂的中国质量奖称号
下一篇:智利车厘子销量同比暴涨32倍 车厘子为什么这么“红”